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归去来(十九)-《盛唐风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和绛州的肃杀气氛不同,柏璧军寨现如今则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情景。
    前来投奔的义军络绎不绝,每一路人马都要安置,每一路兵马的头领都要前来标名,光是接待和安置,就足以让人应接不暇。
    如此庞大的队伍,对于粮草补给以及军需物资都是巨大压力。
    没经过训练的队伍,战斗力自然就高不到哪里去,在大多数情况下,这种所谓的义勇,并不是帮助反倒是累赘。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所以各路诸侯互相攻伐的时候,其实并不怎么看重这种所谓的武装。
    哪怕是招安过来,也是让他们不要给自己惹麻烦,而不是指望他们能有什么用。
    好在这些人并不是赤手空拳前来,不但携带了武器刀枪,还带了口粮。
    哪怕是带兵多年经验丰富的屈突通,也不曾见过这种情况。
    所谓义勇,其实很多时候成分可疑。
    不是被打散的军队,就是落草的强盗。
    他们来当义勇的目的也未必真的是要军前效力,更多是为了混吃喝混功劳,没多少正事。
    一般都是吃饭的时候有人,打仗的时候就得用鞭子抽用刀子逼,否则没人真的往前冲。
    这种自带武器干粮来当兵卖命的,这还是生平第一次遇到。
    而且这帮人对于官兵的安排极为配合,并没有任何非分要求,这就更是困难。
    他们的要求总共就是一点:让自己可以上阵杀敌,和突厥人拼命,为自己死难的亲属报仇!所有的义勇都是和突厥人有血海深仇的。
    如果没有人带领,他们也不敢和突厥人打。
    现如今出现一支足以令突厥人胆寒,甚至有希望消灭突厥人的强大武力,他们就愿意追随左右。
    哪怕是可能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!这是一批真正愿意打仗的义勇,并不是来蹭吃蹭喝的。
    他们带着口粮武器,也带着一颗必死之心。
    虽说没受过什么训练战斗力存疑,但是人数上去之后,依旧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他们并不是纯粹的乌合之众。
    这里面也有一些是之前战斗中被打散的正规军,或者前隋鹰扬府士卒,因为不愿意归顺李渊而选择深山落草。
    这次都是被突厥人逼得,只能加入大唐麾下和突厥厮杀。
    他们都是懂得打仗也会打仗的,手中的兵器也比较像样,不是全没有战斗力。
    再说唐军和联军相比,还是相对弱势的一方。
    这弱势主要的体现,就是在人力方面。
    现在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,当人数多到一定程度后,就是局势的彻底改变。
    屈突通等人开始感慨徐乐远见卓识,确实比自己这些人看得远。
    如果只顾着眼前蝇头小利不敢出兵和突厥人打,这支意外的援军也不会得到。
    接连几次的战斗,算是把河东的潜力激发出来,让整个河东的军民充分释放力量,开始和突厥人争斗。
    再说这些人也不单纯是个义勇作用,他们更是民心的代表。
    这里面既有本地的土豪、大侠,也有望族以及小号世家。
    这些人平日里未必愿意表态,但是当他们集体表态支持或者反对某人的时候,就算身居九五的李渊,也得考虑下这些人的力量!这几日李世民一直和这些人往来应酬,就是在争取民心。
    兵权李渊可以收回去,但是人心是没法靠圣旨或者军令变更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